南宁消防“真烟真火”实验为小旅馆经营者敲响警钟

8月14日,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市公安局开展九小场所之小旅馆消防安全大培训暨集中约谈警示教育会,进一步强化“九小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提升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多名旅馆经营者及负责人来到消防训练基地,在“真烟真火”中感受小住宿场所的火灾风险,掌握更多实用的防火、逃生技能。

当天上午,广西(南宁)消防训练基地里搭建起了一个1:1还原的“经济小旅馆”模型,模型一楼摆放着两台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充电器连接着的插线板较为陈旧。除此之外,狭小的空间内还摆放着桌椅,货架上还放置着易燃品等杂物,通向二楼的简易楼梯上也摆放着易燃品。二楼的小房间内放置了床位,还有装了纸巾的垃圾桶。

实验模型模拟小旅馆场所。记者 苏昭宇 摄

本次实验模拟凌晨2时,电动自行车入户私拉电线充电,充电故障引发电路问题进而起火。工作人员启动预先设置的短路装置后,电动自行车冒出火花,随后电池喷出火焰,将车辆点燃。随着时间推移,火焰引燃周边物品,蹿升至天花板,浓烟瞬间覆盖至整个一楼并向二楼蔓延。讲解员科普:“燃烧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气体,通过楼梯间向上扩散,二楼住店旅客即使没被明火波及,也会在几分钟内中毒昏迷。”

小旅馆经营者和负责人近距离观摩火灾发生过程。记者 苏昭宇 摄

此时,模型里两台电动自行车都处于着火状态,但上方安装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动自行车在水雾的压制下,火势逐渐被控制;另一台电动自行车上方由于没有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只能任凭火焰猛烈燃烧。

消防救援人员进行灭火。记者 苏昭宇 摄

意外发生时,火势凶猛且扩散迅速,这场实验给在场的旅馆经营者及负责人敲响了警钟,切身感受到火灾的可怕。参与人员表示,回到经营场所后会立即按照消防讲解员的提醒,检查安全出口与消防设施是否达标,排查用电不规范行为,确保消防设施完整有效,提醒员工合理做好内部布局并清理杂物,今后在改造装修时按照规定施工。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759 记者:苏昭宇 通讯员:蓝豪生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