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智理”圆村民“安居梦”!广西办理核发27.8万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百色靖西市化峒镇三友村新农村鸟瞰图。广西自然资源厅供图

日前,来宾市武宣县一位劳姓村民通过向广西自然资源规划综合审批系统申请,成为该村第一个以网上申请的方式取得建房规划许可的村民。据悉,这也是今年以来广西自然资源规划综合审批系统办理的第4万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截至8月14日,广西已累计办理核发27.8万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

据介绍,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政策性强、专业技术要求高,加之乡镇技术力量薄弱,村民办理建房规划许可证往往需要在乡镇和县城之间来回跑,耗时一两个月,一度成为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痛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自主研发并正式启用广西自然资源规划综合审批系统。该系统以规划许可为核心,集数据采集、实时审批、报表输出、图形分析、批后监管于一体,共配置1500余个用户机构、1万余个审批账户,构建了从自治区到乡镇的四级规划许可审批信息网络,真正实现了全区统一平台、统一配号、系统制证、在线监管。

记者了解到,该系统与广西政务一体化平台、工程建设审批管理系统衔接,实现了多源头申请受理。所有审查审批流程均在系统内部运行,如“农转用”审批、生态保护红线内有限人为活动认定等涉及县级部门办理的事项,均由系统自动流转,承诺办结时限严格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相较法定办结时限提速50%。

该系统还汇集了国土空间规划、国土变更调查、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各类数据。在审查过程中,系统会自动套叠相关数据,分析农房选址是否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要求,有效辅助选址决策。既提升了乡镇工作人员审查的质量和效率,又压缩了自由裁量权,从源头上杜绝违法审批,守牢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底线红线。

“随着今年第4万本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发放,规划许可的数字化审批已成为常态。”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用途管制处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完善系统功能,让服务更贴心、审批更智能、监管更精准,努力以“数字智理”圆村民“安居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88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