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随着友好关系深入发展,海外华文教育热度持续上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围绕“培养具备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拥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少年”育人目标,构建国际理解教育特色课程体系。今年以来,该校创新“师生双轨并行”模式,从教师单向输出转向师生共同参与,积极拓展海外华文教育,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海外传播。

今年7月,在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自治区侨务办公室以及南宁市侨务办公室的指导与支持下,南宁市民主路小学13名骨干教师赴马来西亚、老挝、泰国、越南开展为期21天的“华文传承·邕系东盟”华文教育交流推广工作。
在马来西亚沙巴州拿笃启文学校,语文教师梁媛以“太空生活趣事多”为题,运用AI设计了“失重体验”互动游戏,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航天员,掌握“趣、宇、宙”等汉字精髓,以情境化、游戏化教学,提高非母语环境下的华文教学效率。在老挝琅勃拉邦省新华学校,教师陈菊创新采用“老挝语讲解步骤+同步教授汉字发音”双语模式教授非遗剪纸技艺,学生一边学习中国十二生肖知识,一边剪出鼠、牛、虎等形象,提升动手能力与文化认知。教师张紫玲则通过“音乐+手势+游戏”三维教学法教授汉语,让抽象的方位词变得直观可感,深受学生喜爱……这些创新实践有效激发了海外华文学习的热情。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教师黄其肇(中)引导中越两国的同学们一起探索科技奥秘。(学校供图)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学生和越南河内段氏点小学的学生共同体验中国非遗剪纸。(学校供图)
8月11日至14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4名教师与8名学生组成代表团,赴越南开展为期4天的文化交流活动。与往年教师单向输出不同,此次活动采用“师生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学生代表化身“文化小使者”,以“双向互学”重塑交流生态。
中国学生演奏传统曲目《茉莉花》、越南学生展示传统歌曲、中越学生共同体验中国非遗剪纸……在越南河内段氏点小学,中越师生共同开展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体会到文化传播的魅力和责任。
在越南广宁博物馆,来自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的学生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师生的指点下,体验了剪纸艺术和科技航模互动,聆听了教师代表带来的“非遗传承”和“科技创新”课程,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科技创新成果。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师生代表团则参观了越南广宁博物馆,观摩越南歌舞表演,体验越南传统美食和贝壳沙画制作。
从“教师独行”到“师生共舞”,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创新实践,不仅增进了中越两国师生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更为双方在教育、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探索了新路径,为海外华文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河内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德山表示,希望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的孩子们在体验与互动中深入了解越南文化历史,同时向越南友人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代表团学生参观越南广宁博物馆。(学校供图)
自2022年以来,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深耕海外华文教育。今年的交流活动在教学方法、文化融合与长效合作机制上实现了升级,教师团队不仅带去新的教学方法,更搭建了长期交流合作的桥梁。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联动越南河内段氏点小学、越南广宁省黎圣宗学校签订“缔结国际友好学校协议”,未来将通过师生互访、文化体验活动、课程共建和线上互动等多层次合作与交流,分享教育理念与经验,提升学生语言能力,增进文化理解。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达成文化认同。”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校长刘李平表示,此次师生代表团赴越南开展交流活动,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在实践中提高了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学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尊重差异、理解包容。学校将继续以文化自信为笔触,书写国际华文交流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