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取得新成效

今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印发实施的第六年,9月5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奋发有为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获悉,六年来,广西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广西开放发展的牵引工程,坚持建通道和强运营齐抓,通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

近年来,广西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能力运输通道加快形成。江海联通工程—平陆运河累计完成投资超过80%,明年建成后,使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全国第三个具有江海联运能力的大通道。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加快建设,2028年建成通车后,西线通道将全线贯通,四川等西南地区货物经北部湾出海,距离将缩短270公里以上。

广西加强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通过能力,北部湾港国际门户枢纽功能加速显现,今年1—7月,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5万标箱,稳居全国前十。目前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达91条、海铁联运班列“一口价”线路达190条,航线基本实现全国沿海、东南亚、东北亚主要港口全覆盖并延伸至非洲、南美等地区,海铁联运班列基本实现中国西部地区全覆盖并延伸至中部地区。在“十五五”规划期间,拟投资建设42个重大泊位工程,争取到2030年实现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超过6.5亿吨、集装箱超过1600万标箱,全面实现港口能级跨越。

广西持续做大通道物流规模,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由最初的西部4省份4个站点,扩大到目前的中西部18省、163个站点,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发运量从2019年的11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50万标箱,6年增长了3.5倍,提前1年完成国家目标任务。今年1—7月,累计发运32万标箱、增长2%;中越跨境直通班列(经凭祥铁路口岸)累计开行1768列、增长65%。

广西持续推动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打造高品质陆海联动经济走廊。平陆运河经济带加快建设,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等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主导产业;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加快建设,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通道沿线省份经广西进出口贸易额从2019年的3448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6769亿元,增长近1倍。今年1—7月,贸易额达4463亿元、增长18%;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布局,今年1—7月,广西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突破450亿元,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7.5%。

“十五五”是全面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攻坚期。广西将充分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作用,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精准发力,加快补齐设施短板,深入挖掘通道发展新动能,将充分把握国家支持广西产业园区发展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推动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以人工智能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09 记者:李蔚华 麦志豪 实习生:张琼丹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