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推广“兴宁经验”!兴宁区靠“物流+冷链+电商”拿下全国荣誉

9月24日,在杭州举行的“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传来喜讯,兴宁区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成为广西7个获此殊荣的县区之一,这一在县域商业发展中的创新经验得到全国推广,为广西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兴宁样板”。

作为南宁商贸业的发源地,兴宁区始终立足自身优势,聚焦城乡商业资源联动与消费潜力释放,创新打造农村寄递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物流支撑 “四大体系”,推动城乡商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数据显示,2024年兴宁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其中乡村消费增速达3.8%,显著高于城镇消费水平,城乡消费活力持续迸发。

创新物流体系,畅通城乡配送“毛细血管”

针对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兴宁区创新构建“统仓共配+三级网络+智能配送”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物流服务提质增效。以广西领拓物流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自动化统仓共配中心,整合多家快递资源,现已实现乡镇快递覆盖率100%;依托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仓储中心,日处理订单量可达80万单,物流时效提升40%,全面实现县乡100%覆盖及90%以上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

在城区范围内建成34个村级服务站,构建起完善的三级物流网络,成为广西首个试点无人智能快递车的县区。智能配送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延伸了农村物流服务触角,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捷的物流服务。

升级冷链体系,守护农产品“新鲜品质”

围绕农产品保鲜与供应链优化,兴宁区以“智慧冷链+全链保鲜”为核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络。将原苏宁物流大件仓库改造为现代化冷链物流库,建成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31座,总库容约30万立方米,为农产品储存提供充足空间。

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搭建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冷链产品全程可追溯、温控智能化,从源头保障农产品品质。

以冷链物流为纽带,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全链条资源,推动“五塘苦瓜”等特色农产品走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道路,通过“冷链+电商”模式拓展销售渠道,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体系,带动农业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迈进。

培育电商新业态,点燃数字消费 “新引擎”

为激活数字消费潜力,兴宁区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物流”融合发展新模式,培育电商发展新动能。持续组织电商培训活动,累计培训电商从业人员800余人次,为电商产业发展储备专业人才;创新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达人带货”的直播电商模式,直接带动消费约600万元,有效提升特色产品知名度与销量。

在此基础上,兴宁区重点培育壮牛、粮大头等区域特色品牌,上线推广特色农产品220余种。2024年,网络零售额达36.4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2.09亿元,电商已成为推动农产品销售、助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强化物流支撑,构建商贸流通“大格局”

以金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枢纽,兴宁区着力构建“产销对接+品牌培育+智慧物流”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作为自治区重点项目和首府重要“菜篮子”工程,金桥农批市场目前入驻商家超2000户,年交易量达300万吨,年交易额突破100亿元,成为连接产销两端的关键平台。

通过建设国资国企乡村振兴农产品流通研学基地,搭建线上线下双平台销售体系,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市民餐桌,推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商贸流通新格局。

展望未来,兴宁区将持续聚焦智慧物流发展,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不断完善县域商业体系,为广西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兴宁区商务局

通讯员:杨元元

阅读量:55 编辑:黎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