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驱动AI持续创新的核心“燃料”。强化政务数据治理新体系,推进公共数据有序开放,打通“数据—资产—资本”转化路径,降低企业用数成本……近年来,南宁立足作为面向东盟开放门户的独特优势,以“内活水源,外筑桥梁”战略布局,通过系统配置数据要素,打造内外联动的数据流通枢纽,为中国—东盟高质量发展注入数据新动能。
对内挖潜,南宁着力引出数据“源头活水”
——推动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汇聚成赋能产业的“一池活水”
数据治理是基础。针对政务数据分散的痛点,南宁组建市数据局,系统性搭建城市数据中台,将政务数据“统起来、理清楚、管得好”,为数据从“拥有”到“可用”赋能AI发展夯实基础,成为AI发展的坚实后盾。
数据开放是关键。南宁在全区率先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细则,构建“场景驱动、服务赋能、数据反哺、产业共生”的生态闭环。同步推出“一县(区)一品”的数据应用场景,淬炼出适配AI模型可用的高质量数据集,让数据在应用中实现价值跃升。
价值转化是核心。南宁首创智算中心数据资产入表模式,推动数据资产转化:数丝科技集团的“能耗宝”产品获粤桂两省区双证互认,实现1000万元数据资产融资;数字广西集团、广西数字金服科技有限公司分别完成广西首单数据资产及涉农数据资产入表,均获1000万元无质押贷款,数据资产化落地成果显成效。
降本赋能是保障。南宁出台支持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创新推出“双券”机制,每年安排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和5000万元“语料券”,精准补贴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模型训练与语料处理需求,切实为创新主体减负松绑。
向外拓展,南宁积极架设数据“互联互通之桥”
——推动中国与东盟数据资源汇聚为合作共赢的“一片蓝海”
建设国际通信枢纽。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力争于今年年底投入运营,届时,南宁至东盟的数据传输时延将大幅降低,比如,南宁到河内从100毫秒以上降至20毫秒以内,提速超5倍。跨境通信质量与成本将大幅优化,为数据跨境流动按下“快进键”。
打造可信数据专区。目前,中国—东盟可信数据专区测试版已建成,“境外中心+境内智算中心”双架构初显成效,为东盟国家在AI数据、算力和模型领域的合作提供体系化支撑。
完善跨境数据合规体系。南宁依托广西自贸试验区出台的数据出境负面清单及上线运行的数据跨境流动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合规指引与便捷服务,保障数据安全高效跨境流动。
从激活数据价值到搭建跨境合作通道,南宁以扎实的举措打造内外联动的数据流通枢纽,让数据成为连接区域发展的坚实纽带,服务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