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强宣传 双拥潮涌暖绿城
——南宁市委宣传部全方位营造浓厚双拥氛围
在中国绿城南宁,一股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暖流始终在城市中涌动。近年来,南宁市委宣传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南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市双拥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宣传职能作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双拥宣传教育,以宣传之力汇聚强军正能量,用文化之暖浸润军民心灵,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
从政策宣讲到典型宣传,从国防教育到文化惠军,从媒体传播到社会宣传,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每一类受众都精准抵达。南宁市委宣传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引导市民崇军拥军、热爱国防,将“军爱民、民拥军”光荣传统深深融入城市血脉。今年8月,南宁市委宣传部获评“广西壮族自治区双拥工作模范单位”。
体系为基 凝聚双拥宣传合力
走在南宁的大街小巷,处处彰显双拥情结,“军爱民、民拥军”的理念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南宁市通过全方位立体宣传,推进双拥宣传常态化,将双拥宣传、国防教育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全社会支持双拥的浓厚氛围。
双拥宣传工作不是单一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单位联动的“大合唱”。南宁市委宣传部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机制建设入手,牵头成立有关全民国防教育专项机制,印发相关文件,组织召开专项工作机制会议,进一步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及双拥工作。
通过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压实责任链条,南宁市委宣传部有效整合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促进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实践,形成专项机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与此同时,南宁市委宣传部将双拥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宣传计划,实行项目化推进、节点化调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双拥工作宣传水平。“我们从制度上保障双拥宣传有人抓、有事做、有成效。”南宁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践为要 拓展宣传教育内涵
南宁市委宣传部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为抓手,不断拓展双拥宣传教育的内涵。一批批双拥模范、优秀退役军人成为绿城双拥实践中最动人的风景。
南宁市委宣传部通过联合南宁警备区政治工作处、南宁市教育局、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医院等单位,开展中学生国防教育战时应急知识培训,在孩子心中播撒爱国强军种子。
良庆区大塘镇锦亮村是南宁市委宣传部和南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的共同帮扶点,2020年以来,通过产业扶持、教育帮扶、健康义诊、新春送对联、文艺下乡等方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军民融合、双拥工作在农村结硕果。利用“八一”、国庆、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统筹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国防教育法普法宣传、国防科普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全民国防教育月”、“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等活动,丰富双拥工作内容。同时,组织文艺工作者进军营为官兵开展公益电影放映、“送戏下基层”等文化活动,丰富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南宁市委宣传部特别注重典型引领,广泛选树宣传关心国防、崇军尚武、拥军优属等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等先进人物和“情系国防”等系列先进典型学习宣传,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通过发布会、报告会、专题节目、短视频、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英雄模范的感人事迹和突出贡献,讲好英雄故事,传播强军声音。
融合为径 营造浓厚双拥氛围
全媒体时代,双拥宣传需与时俱进。南宁市委宣传部通过整合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起广覆盖、多维度的宣传矩阵,着力营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新闻宣传方面,南宁市委宣传部积极组织新闻媒体,集中策划推出双拥相关全媒体稿件及短视频,强化双拥工作宣传。2020年以来,共刊播(发)相关稿件近6100篇次,网络新媒体累计点击量近945万。其中,新媒体短视频成为宣传“新利器”,680条相关短视频获得超700万点击量,《新闻夜班》抖音号发布的《国防部发布第一条抖音,粉丝已破200万!》播放量突破5170.6万,点赞逾109.8万,掀起一波关注国防、热爱军队的热潮。
社会宣传有声有色。全市楼宇灯光亮化、楼宇户外电子显示屏、出租车车顶电子屏、公交地铁电子显示屏和联播电视、社区宣传栏等化身“双拥宣传之窗”,滚动播放双拥工作相关宣传标语、宣传画面和公益宣传片,让双拥文化融入城市肌理、融入群众生活。
潮涌绿城,双拥情深。南宁市委宣传部将以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双拥工作模范单位”为契机,继续守正创新,用心用情讲好首府南宁双拥故事,持续营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社会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