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过境,考验担当;浊浪退去,更映初心。近日,郁江连续出现两次编号洪水,最高洪峰水位达76.35米,邕江沿岸公园全线不同程度被淹,清淤恢复工作压力空前。洪峰过后,南宁市迅速行动,广大党员群众携手并肩、不畏泥泞,全力投入邕江两岸清淤和环境恢复工作,用辛勤汗水换来江岸洁净,让百里秀美邕江重现美丽与活力。目前,南宁市基本完成邕江两岸清淤工作。
党群同心齐上阵
风雨同舟显担当
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迅速行动,争分夺秒、齐心协力投入到退水阶段邕江两岸清淤和环境恢复等工作中。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展现出南宁速度和担当精神。
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扎实推进清淤和环境恢复工作。自10月1日起,该部门派出5个督导组下沉邕江沿岸公园一线,现场解决清淤工作中的难题,同步开展清淤督导、安全隐患排查、秩序维护工作,持续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形成“高位部署—统筹推进—一线督导”工作闭环。
洪水消退一步,清淤前进一步。青秀区、邕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等城区针对重点区域,联动消防、环卫等多方力量,迅速打响清淤“保卫战”。消防救援人员发挥专业装备优势,利用高压水炮、水枪对邕江沿岸公园、休闲步道的淤泥进行集中冲洗,重点对雨水排水沟等设施进行反复疏通,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环卫工人采用“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全力推进清淤作业,不放过任何卫生死角。各城区干部职工、志愿者迅速响应,与专业队伍共同协作。他们有的手持铁铲,一铲一铲地将淤泥铲起,有的操控高压水枪冲洗淤泥,水声、扫地声、机械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原本被淤泥覆盖的区域渐渐露出往日整洁的面貌。
“哪里有重任,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自灾后恢复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直机关工委闻令而动,提早组织市直各机关党组织第一时间统筹力量,动员党员干部投身清淤一线。在民生广场一带邕江沿岸,市直各部门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连续多日鏖战江边,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手持铁锹等工具,带头踏进没过脚踝的淤泥中,与环卫、消防、卫生、电力等部门并肩作战。汗水浸湿了衣服,泥水包裹了裤腿,但是大家干劲不减,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寒介绍,截至10月16日,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退水阶段,南宁市累计出动超2万人次,投入车辆和冲洗设备3768台次,基本完成清淤工作,累计清淤面积466.52万平方米,消杀面积247.32万平方米。
清淤一线践初心
水退人进战淤泥
清淤现场,每一个平凡的身影都展现了不凡的担当。
10月13日,环卫工人在亭子码头清淤。记者 宋延康 摄
国庆中秋假期,面对台风与洪水预警,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陈文宏主动取消回乡探亲安排,第一时间奔赴防汛一线,用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与担当。他每天清晨7时出现在邕江沿岸公园(郊野段)防汛一线,实时掌握101公里、4个标段的情况并及时上报,全力执行抢险指令。退水阶段,陈文宏执行“水位退、清淤跟”作业模式,在标段间奔波不停,促进清淤工作高效推进。
洪水退去,江南区江西镇同良村村内道路淤泥堆积。驻村第一书记何艳芬带头投入清淤工作。她穿着雨靴,踩进没过脚踝的泥浆里,挥舞铁锹奋力铲起淤泥,汗水浸湿了衣衫也不停歇。清淤结束,她紧接着组织人员开展消杀,背上沉重的消杀设备,穿梭在村里的各个角落仔细喷洒药剂,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在西乡塘区环卫站的清淤队伍中,陆鑫和张代肃是一对并肩作战的“环卫侠侣”,也是清淤突击队的骨干。清淤工作强度大,陆鑫十分担心妻子的身体状况。张代肃心中也牵挂着丈夫,作业间隙就看向一起工作的丈夫,反复叮嘱道:“水深的地方要先试探,一定要注意安全。”他们在清淤一线用守护城市的行动书写着别样的浪漫。
科技赋能强支撑
智慧清淤提效能
洪水退水阶段的恢复工作,凝聚了党员群众的汗水与付出,也闪耀着科技赋能城市治理的智慧光芒。
以往,邕江河道清淤工作常受限于人工巡查的传统模式——工作人员仅凭经验判断淤积位置与厚度,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一些低洼区域、隐蔽角落的淤泥还容易被遗漏。而在此次清淤工作中,科技的投入让这一难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郁江2025年第2号洪水洪峰过境期间,邕江河道淹没AI分析数字模型首次系统化应用于清淤任务规划。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科技和信息化科科长邓静敏介绍,该模型融合实时航拍数据与历史水文资料,生成郁江南宁段(老口航运枢纽至邕宁水利枢纽)水位曲面,动态模拟江水涨退过程,精准测算不同水位条件下的淤积范围与类型。
基于模型分析结果,工作人员每天列出详细的清淤任务清单,明确哪里要清、清多少、用什么方式清等,推动清淤工作从“凭经验”转向“靠数据”。科技的助力,大幅提升清淤效率,让“智慧南宁”的力量在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中熠熠生辉。
众志成城聚合力
沿岸美景复芳容
清淤一线的坚守,总有温暖相伴。10月11日,广西南宁市百喜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到邕江北岸公园(青秀段)为清淤人员送去300件饮用水;10月12日,在邕江北岸公园(青秀段),广西太古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等企业为清淤人员送上饮用水和爱心饮料。清凉饮品,不仅解渴,还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充满干劲。
随着清淤工作基本完成,“百里秀美邕江”的生态与景观功能加速恢复。位于邕江南岸的亭子码头中心区域淤泥退去,面貌如初;民生旅游码头等热门景点,恢复整洁有序的动人风貌。“百里秀美邕江”在一锹一铲的坚守中逐步恢复原貌。
“下一步,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将指导各城区、各责任单位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科学规划沿江绿地布局,补种耐水植物并做好后期养护。”黄寒表示,将同步推进邕江沿岸公园内电力设施、道路铺装、公厕设备、绿化用地等恢复工作,保障市民游客基本游园需求,力争早日恢复邕江两岸秀美风景。目前,邕江沿岸公园正有序开放已恢复的区域,但受洪水长时间浸泡影响,部分公园内的设施设备、绿化等还需进一步检修和恢复,请市民游玩时需谨慎,注意湿滑路面,尽量避免前往涉水区域。
10月13日16时许,阵雨初歇,南宁天空升起一道绚丽的彩虹。在亭子码头清淤的环卫工人忙碌的身影与彩虹交相辉映,成为这场清淤“保卫战”中最温暖的印记。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恢复战中,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专业队伍日夜坚守,广大志愿者倾情投入,爱心企业暖心相助——正是这些点滴奉献,筑成守护家园的“堤坝”,守护这一江碧水、两岸秀色,也让南宁这座文明城市在风雨洗礼后,愈发彰显出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和坚韧的城市品格。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