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南宁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在东盟华府社区开展了“重阳情·邕城缘”主题实践活动。活动围绕传统食育课程展示、东盟美食分享与社区敬老健康服务三大板块,将青少年食学教育、中外文化交流与基层社区服务深度融合,为300余名社区居民、青少年及东盟留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食育新体验。

华府路小学学生热情推荐自制美食。
活动现场,江南区华府路小学“红领巾食育学堂”的展示区格外引人注目。孩子们自信大方地展示着亲手制作的桂花羹、山药紫薯糕等养生美食,以及融入了广西本地药材的草药香囊、驱蚊水,还有豆粘画、植物主题手工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凝结着孩子们的巧思与用心。
“孩子们做的桂花羹又香又健康,能把课堂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这课程真不错!”印尼留学生陈秀华点赞道。她认为,中国的食育课程巧妙融合了劳动教育与健康理念,孩子们的作品不仅创意十足,更传递出中华传统药食同源的智慧。

印尼留学生向小区居民介绍印尼美食。
移步至“东盟美食体验角”,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智慧管理学院的东盟留学生团队将地道东盟美食与文化带进社区。越南留学生手把手指导现场的孩子们制作越南春卷,并结合越南饮食文化讲解食材处理技巧。泰国留学生则一边教居民们说泰语问候,一边现场烹制香气四溢的地道美食“嘎抛炒猪肉”,令人味蕾大开。

东盟留学生用本国语言和中文给大家送上重阳节祝福。
美食无国界,文化共传情。时值重阳节前夕,东盟留学生们分别用中文与本国语言送上节日祝福,并与孩子们围坐交流,借助相近的壮语与泰语,探讨起各自的饮食习俗。泰国留学生吴欣怡兴奋地说:“没想到壮语和泰语这么像!通过和南宁的同学们交流美食,让我对壮族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东盟留学生开心合影。
据悉,此次活动是南宁市希望工程“健康守护计划”食育项目的一次创新升级。项目自2024年启动以来,以华府路小学为食育基地试点单位,已开发《药食同源》《广西非遗美食》等跨学科课程,累计惠及青少年超过5000人次。此次特别引入东盟留学生团队,旨在通过“社区实践场域”促进中外青少年互学互鉴,让文化传承与国际友谊在社区落地生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