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成功突破100万户

11月5日,记者从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南宁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南宁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成功突破100万户,全市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南宁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工作要求,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底,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100.38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存量的95.24%。1—9月,南宁市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市税收的53.3%,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98.6亿元,同比增长18%。16家民营企业上榜广西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民营企业是南宁工业经济的发展主引擎、投资稳定器、创新活力源。南宁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出台了稳增长政策等一系列惠企措施,对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工业企业,进行精准滴灌;坚持服务为本,开展实体经济调研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实施“南宁制造·邕有佳品”益企拓市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分别高于全国、全区3.1、1.7个百分点。新建入规工业企业43家、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8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家,均居全区首位;良庆区智能终端芯片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这也是今年全区唯一入围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由民营企业投资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到260多个,卫龙食品等项目开工建设,和泰氧化铝等项目加快推进,宁福二期等项目竣工投产,南宁也成为全区首个入选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的城市。南宁市出台“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方案,发布首批应用场景清单,其中,民营企业贡献了70%的“机会清单”和60%的“能力清单”。

南宁市不断完善市场体制机制,“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入推进,企业开办、变更、迁移、注销等全生命周期均可通过“一件事”模式高效办理;率先在全区开展“个转企”直接登记“一件事”改革工作,1—9月全市共有471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做好信用修复“一件事”,1—9月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956件次;发挥企业“办不成事”诉求直达快办机制作用,解决诉求941件,办结率达97%以上,企业评价满意率99.5%。

此外,南宁市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宣传活动,建立300个商会调解委员会,构建“商人纠纷商人解”机制,搭建中国—东盟法务商事服务中心和金融法律服务平台、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涉外法律服务平台等多个平台,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在全区首创“涉外公证+领事认证”一站式服务,办理电子证据保全公证1026件,为企业取证维权提供数字化支持;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涉企公证3702件,助力企业高效融资。受理涉及民营企业仲裁案件616件,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记者:李蔚华 麦志豪 韦静

实习:邓丁凡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李斯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97 记者:韦静 麦志豪 李蔚华 实习生:邓丁凡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