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深入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见实效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今年以来,南宁市直面行政检查“事项杂、频次高、随意性强”等痛点,深入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依托广西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推行跨部门综合监管场景化,推动监管“综合查一次”集成化,推进涉企检查“扫码入企”常态化,实现监管效能最大化、对经营主体干扰最小化,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场景化监管“定清单”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南宁市聚焦关系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和潜在风险大、社会风险高的重点领域及新兴领域,积极构建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场景,于2025年推出“商业综合体综合监管”和“七小门店综合监管”场景,加强对大型商超和小餐饮店、小便利店、小宾馆等店面的综合监管。

市政务服务局、市委编办、市司法局按照“清单之外无监管”原则,共同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标准化,组织全市各行政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梳理编制监管事项底数清单,在认领国家、自治区设立的监管事项5014项的基础上,梳理南宁市设立的监管事项432项,并明确各监管事项市、县两级具体实施部门,规范监管事项运行流程,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

同时,市政务服务局按照“成熟一批,实施一批”的原则,积极推动35个跨部门“综合监管一件事”场景在南宁市落地实施。

集成化检查“降频次”为企业减负增效

技术赋能让协同监管跑出“加速度”。市政务服务局依托广西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强化部门行政检查计划的统筹管理。广西事中事后监管平台根据部门录入的年度检查计划,匹配“综合查一次”适用的综合监管场景。牵头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风险,应用广西事中事后监管平台确定“综合查一次”的检查对象、配合监管部门、检查方式等,实现检查任务线上发起、分配、执法全流程。

为推动“综合查一次”集成化,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开展跨场景“综合查一次”:今年以来,先后在兴宁区朝阳商圈、良庆区玉洞商圈、邕宁区万达茂商圈等区域,集合多个综合监管场景,组织消防、市场监管等市直、城区有关执法部门联合开展现场检查,由单个部门多次检查转变为多个部门联合检查,实现“综合查一次”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跨场景,推动部门监管从“各自为战”转变为“协同作战”,显著提升综合监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扫码入企”常态化执法更有温度

今年7月,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实施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工作。市政务服务局政务服务监督科科长陆俊捷介绍,通过广西事中事后监管平台和智桂通App实施涉企检查“扫码入企”,实现检查任务线上发起、分配、执法全流程,大幅提升监管效率,降低经营主体的负担,为提升综合监管质效提供了“南宁样本”。

“执法部门扫描专属二维码就能获取店铺信息,检查内容全部在手机上操作、在平台上监督,让检查更加公开透明。”万达茂商圈一家便利店店长梁嘉伟说。

截至11月上旬,南宁市、各县(市、区)有关执法部门在广西事中事后监管平台登记执法人员7000多人,发起涉企检查任务700多个,涉企行政检查“扫码入企”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下一步,南宁市将围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线,持续深化“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做好政务服务与事中事后监管衔接,推动综合监管场景在更多事项、更广范围落地实施,以更优服务护航经营主体成长。

记者:廖欣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75 记者:廖欣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