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区:创新治理模式 筑牢法治根基

今年以来,青秀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锚定“为民办实事”的核心宗旨,通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强化特殊人群管理、优化公共法律服务等举措,推动平安建设提质增效,为城区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创新基层治理,打造“刚柔并济”管理新模式

青秀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紧盯群众所需所盼,转变作风、主动作为,以服务促管理,不断提升特殊人群管控工作的实效。

南湖司法所简化服务流程,安置帮教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跨越升级,在安置帮教对象报到时即送上“政策大礼包”,同步对接就业岗位,确保刑释人员“出监即知政策、回归即有依靠”。今年上半年,新增3家意向企业作为安置帮教基地,通过技能培训与岗位供给双措并举,构建起“造血式”帮扶体系。目前,在册的125名安置帮教对象通过基地帮扶和自身努力,均已顺利回归社会,开启人生新篇章。

同时,南湖司法所积极探索,以刚性机制筑牢监管底线,以柔性服务助推对象转化,创新构建“五管一体”工作模式。针对75岁高龄社区矫正对象,不仅落实低保救助,还通过“评估、干预、回访”心理矫治三步法,今年上半年已成功解决就业、低保等实际问题7件,切实推动社区矫正从“管得住”向“管得好”深度转变。

多元解纷+精准普法,织密基层法治防护网

青秀区司法局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上半年开展专项治理活动,排查矛盾纠纷343件,成功化解199件;行业性调委会调解成功率89.8%,基层调委会成功率97.5%,警民联调成功率99.8%。南湖司法所构建“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联动网络,推行“四所联调”机制,24小时响应“两类人员”矛盾纠纷诉求,实现全年“民转刑”“刑转命”案件零发生。

普法工作精准覆盖重点群体,青秀区司法局开展法治宣传活动40余场,发放宣传册2万余份;以“法律进企业”活动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半年成功调解涉企纠纷3件,涉及金额255.15万元。南湖司法所则聚焦特殊群体需求定制法律服务,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服务优化,筑牢法治保障基石

青秀区司法局依托智能化手段,持续提升社区矫正精准度,通过运用广西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在矫通”APP等数字化工具,实现电子定位核查与动态风险评估的高效联动。今年上半年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67名,目前在册467人,重新犯罪率为零。

同时,⻘秀区司法局积极探索⼈⼯智能应⽤,集中技术骨干提炼简单案件审理模型、总结文书模板,利用人工智能根据审理模型开发文书生成工具,实现决定书快速⽣成, 切实提高办案效率。公共法律服务持续升级,118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上半年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6件,低保户受援率达100%。

南湖司法所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作风改进深度融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服务成效,以“零脱管漏管、零重新犯罪”的实绩彰显为民初心。“下半年将重点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深化智慧矫正应用,推动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南湖司法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青秀区将以创新驱动、科技赋能、服务为民为主线,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平安建设体系,持续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探索更多可复制的基层治理经验,为城区和谐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青秀”。

阅读量:11 编辑:庞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