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了,这几种传染病需要注意!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家玩了一个暑假的“神兽”迎来归笼。开学了需要关注哪些传染病?怎样做好预防工作?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健康提示,提醒大家注意预防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预防疾病宣传板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每年的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至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潜伏期多为2~10天,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快接种EV71疫苗,鼓励在1岁前完成接种程序,可降低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保护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伤。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对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门把手、床上用品进行消毒和清洁。托幼机构每日均要开展儿童晨午检工作,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需提高警惕,可在光亮处(或用手电筒)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疱疹、破溃等异常情况,同时仔细查看四肢,尤其是手掌、足底等,观察有无皮疹发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就诊。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以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粪口途径为主,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临床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腹痛、腹泻,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现疑似感染性腹泻疫情后要及时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防控。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全身酸痛等。流感病毒传播迅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每年冬春季高发,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室内勤通风,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勤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患儿要多饮水,卧床休息,食用流质食物;痊愈前暂时不要上学,外出戴口罩,避免互相传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临床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常伴有结膜下出血,感染后迅速出现异物感、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为主要病原体。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只要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睛分泌物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电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一般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发病2周内传染性最强。因此,此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和社区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或流行。“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培养学生勤洗手、不揉眼的良好卫生习惯;不与其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眼药水、眼镜等物品。患者使用或接触过的物品要清洁消毒。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并尽量不与其他人接触。

患红眼病的学生、教职员工居家隔离治疗,痊愈后才能返校。教室和宿舍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其间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7—11月为登革热高发期。常见的症状表现有起病急,高热(39摄氏度以上),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早期颜、颈、胸皮肤潮红,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表示,伊蚊叮咬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减少伊蚊数量或避免叮咬是预防控制登革热传播的关键所在,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方法。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号称“见面传”,传染性强,无论大人、儿童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时期。以冬春两季多发,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水痘在发病初期很像感冒,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皮,皮疹多见于头面、躯干部位,四肢较少;伴瘙痒,乏力、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疹或呼吸道分泌物、吸入患者呼吸道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托育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暴发流行。

发现水痘应尽快隔离,水痘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水痘患者病程长,一旦感染,要停课约2周。大多数以前得过的人不会再次被感染。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接种疫苗,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同时提醒,感染了水痘也不要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水痘患者自出疹开始至全部水痘皮疹结痂期间,需隔离。(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  记者 蒋爱云/文 宋延康/图)

阅读量:2277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汤洁葵
开学了,这几种传染病需要注意!
2024-09-02 08:22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覃凤妮

又是一年开学季,在家玩了一个暑假的“神兽”迎来归笼。开学了需要关注哪些传染病?怎样做好预防工作?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出健康提示,提醒大家注意预防手足口病、感染性腹泻、流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等。

预防疾病宣传板报。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每年的夏秋季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手足口病的好发年龄为6月龄至5岁,在3岁内更为常见。潜伏期多为2~10天,一般症状较轻,以发热及手、足、口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多在一周内痊愈。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快接种EV71疫苗,鼓励在1岁前完成接种程序,可降低EV71感染相关的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风险,保护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不受损伤。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保持社交距离,注意对孩子的生活用品、玩具、门把手、床上用品进行消毒和清洁。托幼机构每日均要开展儿童晨午检工作,若发现孩子出现低烧、食欲减退或不愿进食、口腔不适,需提高警惕,可在光亮处(或用手电筒)查看口腔四壁有无红疹、疱疹、破溃等异常情况,同时仔细查看四肢,尤其是手掌、足底等,观察有无皮疹发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去就诊。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以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最为常见。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粪口途径为主,少数由个体接触传播或呼吸道飞沫传播。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临床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腹痛、腹泻,并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托幼机构、学校等人员聚集场所发现疑似感染性腹泻疫情后要及时报告,并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防控。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主要症状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咳嗽、全身酸痛等。流感病毒传播迅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每年冬春季高发,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在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避免接触流感病人,室内勤通风,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勤锻炼以增强抵抗力。患儿要多饮水,卧床休息,食用流质食物;痊愈前暂时不要上学,外出戴口罩,避免互相传染。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临床表现为眼睑红肿、结膜高度充血,常伴有结膜下出血,感染后迅速出现异物感、流泪、畏光以及水样分泌物增多等症状。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为主要病原体。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快,发病集中。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本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染,只要健康的眼睛接触了病人眼睛分泌物或眼泪污染过的东西,如毛巾、手帕、脸盆、书、玩具、电梯扶手、门把手、水龙头、钱币等,就会受到传染。一般在几小时后或1~2天内发病,发病2周内传染性最强。因此,此病常在幼儿园、学校、医院、工厂和社区广泛传播,造成暴发或流行。“红眼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培养学生勤洗手、不揉眼的良好卫生习惯;不与其他人共用毛巾、脸盆、枕头、眼药水、眼镜等物品。患者使用或接触过的物品要清洁消毒。如眼睛出现不适症状,不去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场所,并尽量不与其他人接触。

患红眼病的学生、教职员工居家隔离治疗,痊愈后才能返校。教室和宿舍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公共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于不适宜用消毒剂消毒的物品可在阳光下暴晒。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其间发现有异样状况或疑似病例者应暂停入园或入校。发现病例及时报告当地疾控中心。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7—11月为登革热高发期。常见的症状表现有起病急,高热(39摄氏度以上),发热时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骨关节肌肉痛,早期颜、颈、胸皮肤潮红,极度乏力,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表示,伊蚊叮咬是登革热的唯一传播途径。因此,减少伊蚊数量或避免叮咬是预防控制登革热传播的关键所在,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方法。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号称“见面传”,传染性强,无论大人、儿童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时期。以冬春两季多发,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水痘在发病初期很像感冒,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痂皮,皮疹多见于头面、躯干部位,四肢较少;伴瘙痒,乏力、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

本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皮疹或呼吸道分泌物、吸入患者呼吸道产生的飞沫或气溶胶传播;托育机构、学校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暴发流行。

发现水痘应尽快隔离,水痘患者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水痘患者病程长,一旦感染,要停课约2周。大多数以前得过的人不会再次被感染。

预防措施

疾控专家建议接种疫苗,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同时提醒,感染了水痘也不要惊慌,及时到医院就诊。水痘患者自出疹开始至全部水痘皮疹结痂期间,需隔离。(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  记者 蒋爱云/文 宋延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