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开新局 聚力促发展】“人工智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行”

为贯彻落实广西“新春第一会”、南宁市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会议精神,南宁市青秀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年伊始,相继召开南宁市青秀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座谈会、2025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暨第一季度经济运行调度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南宁市各项决策部署上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青秀区发展和改革局、青秀区科学技术局、广西数字科学院的“一把手”如何思考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向新行”。

青秀区发展和改革局

青秀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宁军剑表示,“人工智能+”在青秀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青秀区计划利用本地化部署DeepSeek系列模型,搭建政务网络为各部门单位提供安全可控的政务大模型应用平台,全面提升青秀区政务服务干部队伍效能建设,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下一步,青秀区将以场景为牵引,继续推动DeepSeek在本地部署,在政务、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场景赋能工作,赋能企业发展。例如在农业方面,借助AI实时监控和分析数据,实现全程数字化管理,推动甘蔗种植从经验管理向数据驱动转型升级,跑出农业“加速度”。通过部署DeepSeek大模型,进一步为青秀区政务服务、营商环境、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应急指挥、产业发展等领域注入AI新动能。

本地化部署DeepSeek系列模型,全面提升青秀区政务服务干部队伍效能建设,推动了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相信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将引领各行各业迈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发展。

青秀区科学技术局

青秀区科学技术局局长黄亮禧表示,青秀区作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青秀区科学技术局将推进应用场景落地,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扶持培育本土企业,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链生态,促进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以及应用落地,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社会治理等多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技术与产业发展。二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举办供需对接活动以转化科技成果。联合广西软件中心、飞创信息科技等单位,成立青秀创新中心相关平台,构建会员库、产品库、创新成果及解决方案库,让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合作。三是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产业发展,推动行业部门、企业及研究机构汇聚资源,构建“产学研用”新生态。加速“人工智能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合作,助力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广西数科院将借助现有的博士后基地和成熟的高层次人才引育并用于产业化创新的体系。

广西数科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广西数科院院长蒋明表示,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青秀区作为南宁市的核心城区是面向东盟的重要窗口,便于“人工智能+”企业拓展东盟市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另外,青秀区作为广西第一强区,应用场景丰富,在青秀区开展示范应用,便于辐射全区,拓展全国市场。

广西数科院通过4年的发展,聚集了西部少数民族区域稀有的人工智能博士团队和应用技术实践创新工程化实施团队,具备大模型落地的全栈能力,实施了不同行业和场景的垂直领域大模型和智能体,包括公共安全大模型、政务咨询大模型、文旅大模型等,形成了成熟的软硬件一体化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解决方案。

目前,院内现有南宁市高层次人才9名,并设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招收计算机博士后6名,设有全国首个以应用场景创新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和元宇宙融合创新的省级科研平台。未来,广西数科院将借助现有的博士后基地和成熟的高层次人才引育并用于产业化创新的体系,进一步加大力度引进人工智能博硕人才,在大中专和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人工智能+社会治理、人工智能+文旅、人工智能+客服咨询、AI数据治理推进相关业务,力争未来3至4年内建立面向东盟的国家级人工智能产业化创新平台。

阅读量:990 编辑:陆丽珍 刘晓彬(实习) 责任编辑:李绍华 值班编审:崖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