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开展多元化护理服务 当好群众“健康守护者”

“互联网+护理”、延续性护理服务、“无陪护”病房(区)试点……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记者当天从广西“时令、时事与健康”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了解到,近年来,广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护士队伍建设,持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医疗护理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全面进步,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广大护士是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全区注册护士20.90万人,较2019年增加了5.66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从2019年的3.07人增加到了2024年的4.17人,医护比从2019年的1:1.33增加到2024年的1:1.36,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及医护比均已超过“十四五”规划的目标值。全区护士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和中高级职称占比逐年增加,护士队伍学历素质不断提升。

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新需求,广西近年来积极扩大护理服务的内涵和外延。积极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通过“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高龄、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群以及有居家护理需求的特殊人群打通护理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在家也能享有专业的护理服务。目前广西已有174家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累计服务4.7万余人次。

同时,不断扩大延续性护理服务占比,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通过开展出院后随访、入户访视评估、慢性病管理、用药指导、康复指导、中医护理服务等,将护理服务覆盖疾病的急性期、恢复期及长期管理全过程。目前,全区已有300余家医疗机构的4000多个病区为患者提供了延续性护理服务。

开展“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减轻群众住院陪护负担。“无陪护”病房(区),不是无人陪护,而是取消以往家属或自聘护工的陪护方式,患者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顾,由医护人员和经过培训的护理员共同承担。此前,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联合5部门印发《广西“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区已有73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无陪护”病房(区)服务,提供1万余个“免陪照护”床位。

下一步,广西将继续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延续性护理服务、“互联网+护理服务”,扎实推进“无陪护”病房(区)试点工作落实见效,实现护理服务水平与医疗机构的实际需求及患者的多样化需求相匹配。同时不断壮大护士队伍,持续优化护理服务,完善激励保障措施,全面推进广西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00 记者:吴潇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