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0月17日从南宁市自然资源局获悉,2024年以来,南宁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决策部署,以邕宁区国家级林权登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为契机,聚焦影响原林权证顺畅使用和林权登记规范高效办理的堵点难点问题,探索林权登记提质增效的路径方法,先行先试,形成了南宁林权登记实践样本。
具体来看,在低成本清理规范林权登记问题方面,南宁市建立政府主导、自然资源和林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坚持原林权证“不变不换、继续有效”的原则,最大程度利用原有的林权登记资料,摸清历史数据底数,以整村、批量方式集中清理,简化环节,分批、分类建立工作台账,低成本开展相关工作。
与此同时,南宁市采用“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林权地籍调查模式,借助高清影像图、实景三维数据、国土调查云等可视化的技术手段,采用室内指界方式为主、外业调查为辅开展地籍调查,将原林权登记数据、三调数据等成果叠加分析,进行贴边技术处理,确保数据准确,实现快速上图入库。
此外,南宁市深化“互联网+”改革,高效办理林权登记。“南宁市自然资源局与市林业局依托南宁市不动产登记综合服务平台,共建了林权登记模块,实现承包合同补充协议签订和登记业务‘一窗受理,并联办理’,自动读取登记所需数据,合并审核和登簿环节,让录入量从20项减少到8项(降幅达60%),办理环节从5个减少至3个(降幅达40%)。”南宁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剑介绍,这样一来,不仅有效避免了群众“多头跑、多次跑”,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大大节省了村民办证的时间和资金成本。截至目前,南宁市共完成办理林权登记业务11952宗,真正实现了“登记不出村、领证家门口”。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