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同富裕 托起美好生活——南宁市纵深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编者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广西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部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首强力推进。南宁市作为自治区首府,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等“五个家园”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全市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石榴花开美邕城”的生动局面。

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主题,讲述南宁市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敬请垂注。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讯(记者 吴青华)百姓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注重在推动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建设,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南宁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高。

增进民生福祉 赋予生活幸福之味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随着南宁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幸福生活触手可及、清晰可见。

看就业——今年10月30日,南宁市青秀区民生东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正式揭牌运行。同日,江南区淡村路西社区、良庆区蟠龙社区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也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建成首批线上线下一体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附近居民和企业享受“服务‘零跑腿’、就业‘家门口’”的优质、高效服务。

看托育——今年10月31日,南宁市首家公办公营普惠性托育园——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滨湖托育园开园,这是南宁市首个由公立医院负责建设并运营的公办公营普惠性托育机构,也是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该托育园结合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医疗保健资源,创新打造“医教康养”婴幼儿照护新模式,为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专业的保障,并通过“育儿学校”,为家庭养育照护提供培训和实操训练指导。

看医疗——随着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医药文化日益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南宁市逐步打造并完善“15分钟中医服务圈”,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约200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规范建设了中医馆,95%以上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乡村医生中医临床技能培训,为全市90%的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

一项项实打实的创新举措,让群众真正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推进产业振兴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全市各族群众“籽籽同心”拼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各族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南宁市邕宁新兴产业园区,1.5万名邕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这里聚集着新能源、铝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南南铝、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飞跃发展,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为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不断夯实物质基础。

在国潮铝业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坯料项目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片铝箔经多道工序的精深加工后,将应用于比亚迪、广西申龙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电池生产。据南宁产投铝基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该公司电池铝箔产值同比增长105.9%。

……

近年来,南宁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1%,创历史新高。

同时,南宁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不断扩大“南宁渠道”影响力。今年4月,南宁市代表团访问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成果丰硕,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额超103亿元。跨境物流通道持续畅通,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获批建设,今年以来,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7.9万吨、同比增长32.6%,开行中越班列452列、增长472%。

聚焦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南宁市正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大做好“蛋糕”,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农民增收 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今年是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成立40周年。古寨瑶族乡地处该县东部大石山区,辖区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4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当地完成136个行政村通屯道路项目,道路里程达303.293公里,铺就各族群众“幸福坦途”,持续推动金银花、佛手瓜苗、野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石山区种上了“摇钱树”、开出了“幸福花”,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的蝶变。

古寨瑶族乡的荣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荣艳说:“生活好了,我们都很快乐,和和美美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表演‘打榔’。”各族群众长期生活在一起,逐渐语言互通、饮食互通、歌舞互融,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成为南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鲜明特征。

在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内安置着5847户约2.5万名搬迁群众。为持续做好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隆安县探索实施“企业派单、居民点单、社区送单”的“小梁送工”就业服务模式,有力推动安置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越来越多人才留在了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0年3月至2024年9月,“小梁送工”累计送工1940批14.3万人次,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超1850万元,实现搬迁群众由“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逐步迈进。

无论是瑶乡旧貌换新颜,还是“小梁送工”为乡村振兴聚能,均展示了南宁市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心,成为南宁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如今,一幅繁荣富裕、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的壮美图景正在祖国南疆徐徐展开。

今后,南宁市还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为共同富裕书写更大的“福”字,让幸福家园建设落在每一个幸福家庭里面。

阅读量:9603 作者:吴青华 编辑:唐艺文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符蔚
推动共同富裕 托起美好生活——南宁市纵深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2024-11-06 08:29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吴青华 编辑:唐艺文 责任编辑:罗宁

●编者按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广西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巩固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部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三个共同愿景”之首强力推进。南宁市作为自治区首府,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聚焦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守望相助和谐家园、宜居康寿美丽家园、边疆稳定平安家园等“五个家园”建设,持续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成果,全市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石榴花开美邕城”的生动局面。

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围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主题,讲述南宁市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故事。敬请垂注。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讯(记者 吴青华)百姓生活富足、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康社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近年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注重在推动新时代南宁现代化建设中,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建设,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各族人民群众,南宁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提高。

增进民生福祉 赋予生活幸福之味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随着南宁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幸福生活触手可及、清晰可见。

看就业——今年10月30日,南宁市青秀区民生东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正式揭牌运行。同日,江南区淡村路西社区、良庆区蟠龙社区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也正式揭牌。这标志着南宁市在全区率先建成首批线上线下一体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让附近居民和企业享受“服务‘零跑腿’、就业‘家门口’”的优质、高效服务。

看托育——今年10月31日,南宁市首家公办公营普惠性托育园——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滨湖托育园开园,这是南宁市首个由公立医院负责建设并运营的公办公营普惠性托育机构,也是南宁市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该托育园结合南宁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医疗保健资源,创新打造“医教康养”婴幼儿照护新模式,为0—3岁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专业的保障,并通过“育儿学校”,为家庭养育照护提供培训和实操训练指导。

看医疗——随着中医药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医药文化日益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南宁市逐步打造并完善“15分钟中医服务圈”,不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切实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约200家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规范建设了中医馆,95%以上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乡村医生中医临床技能培训,为全市90%的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

……

一项项实打实的创新举措,让群众真正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

推进产业振兴 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全市各族群众“籽籽同心”拼经济,一心一意谋发展,各族群众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在南宁市邕宁新兴产业园区,1.5万名邕宁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这里聚集着新能源、铝精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三大主导产业,南南铝、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飞跃发展,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为建设共同富裕幸福家园不断夯实物质基础。

在国潮铝业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坯料项目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片铝箔经多道工序的精深加工后,将应用于比亚迪、广西申龙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电池生产。据南宁产投铝基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9月,该公司电池铝箔产值同比增长105.9%。

……

近年来,南宁坚持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高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达41%,创历史新高。

同时,南宁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不断扩大“南宁渠道”影响力。今年4月,南宁市代表团访问越南、泰国和马来西亚成果丰硕,签约项目17个、总投资额超103亿元。跨境物流通道持续畅通,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试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获批建设,今年以来,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达7.9万吨、同比增长32.6%,开行中越班列452列、增长472%。

聚焦共建共享共同富裕幸福家园,南宁市正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大做好“蛋糕”,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创造有利条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促进农民增收 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今年是马山县古寨瑶族乡成立40周年。古寨瑶族乡地处该县东部大石山区,辖区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4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当地完成136个行政村通屯道路项目,道路里程达303.293公里,铺就各族群众“幸福坦途”,持续推动金银花、佛手瓜苗、野山椒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大石山区种上了“摇钱树”、开出了“幸福花”,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的蝶变。

古寨瑶族乡的荣艳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陆荣艳说:“生活好了,我们都很快乐,和和美美聚在一起唱歌、跳舞,表演‘打榔’。”各族群众长期生活在一起,逐渐语言互通、饮食互通、歌舞互融,各民族互嵌式发展成为南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个鲜明特征。

在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内安置着5847户约2.5万名搬迁群众。为持续做好搬迁群众后续扶持工作,着力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难问题,隆安县探索实施“企业派单、居民点单、社区送单”的“小梁送工”就业服务模式,有力推动安置区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稳定就业,越来越多人才留在了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2020年3月至2024年9月,“小梁送工”累计送工1940批14.3万人次,帮助搬迁群众增收超1850万元,实现搬迁群众由“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逐步迈进。

无论是瑶乡旧貌换新颜,还是“小梁送工”为乡村振兴聚能,均展示了南宁市奋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决心,成为南宁市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如今,一幅繁荣富裕、团结和谐、开放包容的壮美图景正在祖国南疆徐徐展开。

今后,南宁市还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把民之所盼作为政之所向,把民之所需作为政之所为,为共同富裕书写更大的“福”字,让幸福家园建设落在每一个幸福家庭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