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过后如何调整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等“节后综合征”?
天气晴朗,市民积极锻炼身体。本报记者 宋延康 摄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讯(记者 叶祯 通讯员 王煜霞)8天的春节假期结束了,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有些人会出现失眠、疲乏无力、精力不集中、情绪不太好等现象,甚至还会出现心慌胸闷的症状,从而影响工作和生活。
休完长假,是不是已经不适应工作状态了?如何调整这种“节后综合征”呢?记者就此采访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治未病中心覃信医生。
芳香疗法可调整节后不适症状
覃医生介绍,假期后开工,一些人会出现心烦意乱或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的状态,这是“节后综合征”的症状。这种时候可以通过放松、正念冥想、运动、泡脚,还可以通过芳香疗法(如闻香、浴香、贴香)来调整状态。
据悉,浴香即将芳香药物制成药浴散、药浴液等制剂,以药浴方式泡洗全身,使药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而实现防病的目的。浴香在壮医治疗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它可以让血液循环加快,增加细胞组织的供氧,从而消除疲劳,还能够帮助改善睡眠。此外,在水中加入茉莉花、香茅、藿香、艾叶等芳香性的药材,也能实现类似浴香的效果。
孩子要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收假后,不少上班族表示节后上班不在状态,还想出去玩。成年人都有点儿难“收心”,自制力较差的孩子又该如何“收心”呢?
覃医生认为,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假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会增加,“节后综合征”的症状相对更明显。家长要帮助这部分孩子调整身心,很重要的一步是帮助他们缩短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在电子产品使用上,从心理角度的建议一般是替换策略,即让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段去做更有趣的事情,而不是家长强有力的管控。
帮助孩子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初期,家长可以寻找一些适合孩子的纪录片,陪伴他们一起观看,一起探讨。经过3~5天的调整,大部分孩子都能消除“节后综合征”的症状,适应规律的生活。
节后饮食和作息均要规律进行
都说“每逢佳节胖三斤”,这也是“节后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近日,就有市民因节后肥胖问题到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就诊。
春节假期,有人因为大鱼大肉和大量饮酒,或是为“消灭”剩菜剩饭而吃得过饱,导致胃肠负担过重,甚至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对于本身就有慢性胃病的市民来说,更容易引起胃病发作,加上不规律的生活作息,也会加重心脏方面的负担。覃医生建议,这类人群应该尽快做相应的调整,包括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清淡,少饮酒或不饮酒,按时作息等,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建议尽快就医。
阅读量:2475 作者:叶祯 王煜霞 编辑:杜佳徽 责任编辑:覃凤妮 值班编审: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