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南宁市青秀区彩虹路小学中草药种植劳动学园里,以“药草盈园劳作忙,心田润泽乐飞扬”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火热开展。三至六年级学生代表、家长志愿者与任课教师齐聚,以沉浸式劳动实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新路径。

活动现场,20余种药用植物构成了“自然课堂”。彩虹路小学劳动教育教师以“五感体验法”引导学生观察、触摸、嗅闻植物,将植物认知与情绪感知融合。学生在翻土、播种、浇水时流露对生命的敬畏,教师则借劳动节奏引导学生关注情绪变化,打造心理疗愈新场景。家长志愿者与师生组成“劳动互助组”,传授农具技巧之余,还与教师设计“挫折应对”情境。面对植株倾倒等问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在协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家长也借观察深化对孩子心理的理解,构建家校共育良性循环。

此次活动摒弃说教,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劳动全程:除草时隐喻“情绪辨别”,灌溉时启发自我关怀反思,记录植物生长时鼓励表达内心感受。学生在劳作中领悟“耐心培育”与“心理成长”的关联,潜移默化提升情绪管理、挫折耐受与自我认同能力。

这是学校探索“劳动+心理”教育融合的生动实践,不仅让学生体会“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理,更在他们心底播下向阳生长的种子,为构建阳光健康的校园心理生态写下生动注脚。彩虹路小学校长刘华安介绍说,目前学校已构建“日常渗透+主题实践”双维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心理成长支持。
